遺囑公證要找誰辦理?
問題摘要:
若擔心未來遺產分配引發爭議,選擇公證遺囑實為最具保障之選擇。透過公證人嚴格程序之參與,並指定適格之見證人全程在場,能大幅提升遺囑之法律效力與可信度,減少遺囑真偽與解釋之紛爭。建議民眾若有財產規劃需求,應及早安排,並諮詢律師或公證人,選擇最適合自身情況之遺囑類型,並保留完整文件與佐證資料,以確保身後遺志能圓滿落實,並為家人免去爭議與困擾。
律師回答:
關於想立遺囑但擔心未來引發爭議,選擇辦理遺囑公證以強化其法律效力確實是相當妥當的做法。我國民法明文規定遺囑須符合法定方式,依民法第1189條,遺囑有五種形式:自書遺囑、公證遺囑、密封遺囑、代筆遺囑與口授遺囑。
其中,若欲選擇法律效力最強、最不易被質疑的方式,即為公證遺囑。依民法第1191條,公證遺囑的製作方式,需由遺囑人在公證人面前口述其遺囑內容,並指定兩名以上合法見證人在場,由公證人筆記、宣讀並講解遺囑內容,經遺囑人認可後,記明年月日,並由遺囑人、公證人與見證人共同簽名。此程序完成後,方為有效的公證遺囑。需要注意的是,繼承人或受遺贈人不得擔任遺囑見證人,亦不得為對遺囑內容有利害關係之人,以避免利益衝突影響遺囑之效力。
一、公證人是誰?
公證人為受國家委託之法律專業人士,依法辦理公證及認證業務,並非一般律師可以從事。律師平日所為之「見證」,並無與公證相同之效力,除非其亦為經司法院遴任之民間公證人,方得辦理認證業務,而不得代行公證業務。
目前民眾若需辦理公證遺囑,可至地方法院設置之公證處尋求法院公證人辦理,亦可洽詢經核准設立之民間公證人事務所。無論選擇法院公證人或民間公證人,其製作之公證文書均具同等法律效力,亦依相同之收費標準計算。
二、公證手續
辦理公證遺囑之手續如下:
-
遺囑人需攜帶身分證與印章,與兩名符合資格之見證人親赴公證處或公證人事務所,並填寫公證請求書一份。
-
遺囑人因年老或病重無法外出者,得申請公證人至醫院或住所辦理。
-
如遺囑內容涉及財產處分,應提出財產證明文件,並盡可能事先準備書面草稿以供公證人參考。
-
如遺囑人因精神衰弱無法清楚表達意見,或須由他人指示、以點頭搖頭應對者,將無法完成合法公證遺囑程序。
-
遺囑內容若涉及處分遺產,應提出所有繼承人清冊及是否影響其特留分之說明或文件。第六,見證人不得為未成年人、受監護或輔助宣告之人、遺囑人之親屬或與遺囑內容有利害關係者,應保持中立與公正。
三、公證費用
至於公證遺囑的收費標準,依據現行規定,係按標的金額累進計費,標的20萬元以下收費為新台幣1000元,20萬至50萬元為2000元,50萬至100萬元仍為2000元,100萬至200萬元為4000元,200萬至500萬元為5000元,500萬至1000萬元為6000元,超過1000萬元部分每1000萬加收2000元,不滿者以千萬元計算,超過5000萬元部分則每1000萬加收1000元。若遺囑另附加強制執行條款,則總收費額需加收二分之一。
四、結論
綜上所述,若擔心未來遺產分配引發爭議,選擇公證遺囑實為最具保障之選擇。透過公證人嚴格程序之參與,並指定適格之見證人全程在場,能大幅提升遺囑之法律效力與可信度,減少遺囑真偽與解釋之紛爭。建議民眾若有財產規劃需求,應及早安排,並諮詢律師或公證人,選擇最適合自身情況之遺囑類型,並保留完整文件與佐證資料,以確保身後遺志能圓滿落實,並為家人免去爭議與困擾。
-家事-繼承-遺囑-公證遺囑
瀏覽次數: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