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條之一規定註釋-拋棄繼承權者繼續管理遺產之義務
民法第1176-1條規定:
拋棄繼承權者,就其所管理之遺產,於其他繼承人或遺產管理人開始管理前,應與處理自己事務為同一之注意,繼續管理之。
說明:
民法第1176-1條規定應對的是一種特殊情形,即當繼承人選擇拋棄其繼承權時,對於他所管理的遺產的義務。當繼承人拋棄繼承權時,仍應繼續對其所管理的遺產負有一定的管理義務。
這種義務要求拋棄繼承權的當事人,在其他繼承人或遺產管理人接手管理之前,要持續以與處理自身事務相同的注意力來進行管理。
「繼續管理」,係指拋棄繼承權人仍應依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善盡遺產管理之責任。此條款的設立是為了保護遺產的完整性和其他繼承人的利益,確保在新的管理者接手前,遺產不會因管理不當而受到損害。以下是對該條文的進一步說明:
管理遺產的義務
拋棄繼承權者在正式拋棄繼承後,如果他在拋棄前正在管理相關遺產,則必須繼續負責管理,直到其他繼承人或遺產管理人開始接手管理為止。這項義務要求拋棄者以與處理自己事務相同的注意來管理遺產,確保遺產不因管理不善而遭受損失。
拋棄繼承權者所管理之遺產,於其拋棄後如任其廢棄,將有害於其他繼承人之利益,爰增設本條之規定(參考日本民法第九百四十條、韓國民法第一千零四十四條)。繼承開始後,依法有繼承權之人依法定方式向法院所為與繼承立於無關係之地位,不欲為繼承主體之意思表示。也就是說應該繼承的人,向法院表示不要繼承被繼承人遺留財產上之一切權利及義務。
拋棄人拋棄繼承後,即自始脫離繼承關係,本於管理遺產之權利義務。惟為避免遺產遺失或毀損,故(民1176-1)拋棄繼承權者,就其所管理之遺產,於其他繼承人或遺產管理人開始管理前,應與處理自己事務為同一之注意,繼續管理之。
按,拋棄繼承權者,就其所管理之遺產,於其他繼承人或遺產管理人開始管理前,應與處理自己事務為同一之注意,繼續管理之,民法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條之一定有明文。查上訴人辯稱:被繼承人黨少華所有系爭自小客車從未登記在上訴人名下,上訴人丁○○僅在後順位繼承人不明之情況下,暫代保管該車輛,並在發現該車輛失竊時,以管理人身分向警察單位報案,不得以此逕認其有使用遺產之行為等語,茍非虛妄。似見丁○○並未登記為系爭自小客車之所有人,其所稱僅為系爭車輛之管理人而暫時保管該車輛是否不可採?得否因其以系爭車輛失竊之被害人身分,向警方報案,逕認其有繼承取得部分遺產而以該車輛所有權人自居,有使用遺產之行為?非無疑義。(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862號民事判決)。
注意義務的標準
繼續管理遺產的過程中,拋棄繼承權者必須展現出與處理自己事務相同的注意力和謹慎度。這意味著拋棄者需要避免任何可能導致遺產價值減損或遺產被破壞的行為。
這條規定的設立主要是基於對遺產整體利益和其他繼承人利益的考慮。即使繼承人選擇拋棄繼承權,也不能忽視他在管理過程中對遺產可能造成的影響。
這同時也體現了對遺產完整性的法律保護,防止因繼承人拋棄繼承權而對遺產造成不必要的風險。
結束管理的條件
一旦其他繼承人或指定的遺產管理人開始管理遺產,拋棄繼承權者的管理責任即告結束。這個過渡期的管理是為了保護遺產在正式移交到新管理者手中之前不受損害。這條規定不僅保護了遺產的安全和完整,也確保了繼承過程的公正和效率,避免了由於繼承權拋棄而可能引起的法律和管理上的混亂。
瀏覽次數:3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