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遺產總額如何計算?

    瀏覽次數:107

     

    問題摘要: 繼承人自繼承開始時,可以承受被繼承人所有財產上的權利和義務。這包括債權、物權、准物權及無體財產權等僅僅與被繼承人個人相關的權利和義務,這些權利和義務不能被繼承。例如,被繼承人的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等個人法益,是無法繼承的。這些權利是個人專屬的,繼承人不能承受這些專屬的個人法益。遺產...

  • 母逝子女申請勞保或農保喪葬補助該均分?

    瀏覽次數:79

     

    問題摘要: 勞保喪葬津貼並非遺產,亦非母親死亡後所「產生」的財產性利益,而是勞保被保險人家屬於特定條件下可請領的社會保險給付,具有補助性質。其請領資格、發放方式與分配原則皆有勞工保險條例明確規範,除非事先有共同協議,否則未具勞保身分者無權要求分配。既然實際承擔殯葬費用的是弟弟,而該津貼的申請與領取是由具保險資格的...

  • 繼承人勞保或農保之喪葬津貼是否應自喪葬費用中扣除?

    瀏覽次數:77

     

    問題摘要: 當繼承人支出殯葬費並請領勞保或農保喪葬津貼時,應區分津貼性質而異:若津貼來自自身投保身份,屬其個人保險利益,則為其所得,不應列入遺產或與喪葬費抵銷;若津貼來自被繼承人之保險身分,則為其身故所生之補助,應視為對殯葬費支出之減項,自喪葬費中扣除,餘額再由遺產返還。此區分,不僅符合現行法令規範與實務見解,更...

  • 手足沒投勞保,可均分父母喪葬補助?

    瀏覽次數:77

     

    問題摘要: 勞工保險條例下之喪葬津貼屬保險給付而非被繼承人之遺產,僅限具備被保險人資格者得依保險法令規定提出申請。其他未具投保身份之手足無權請求平分該津貼。因此,實務上如由一人申領勞保喪葬津貼者,應依法以之作為共同支出之補償用途,避免後續因津貼使用引發家庭間的紛爭與法律訴訟。勞工保險的喪葬津貼具有社會保險補助與所...

  • 擔心繼承債務,遺產清冊是關鍵!

    瀏覽次數:76

     

    問題摘要: 我國現行法律對繼承制度已提供多元選項,繼承人可依據實際狀況選擇拋棄、限定或直接接受繼承,但無論選擇哪一方式,均須特別留意法定期間及程序的完成與否。例如若想保有限定繼承的法律效果,即便不處理保險理賠金,也應在三個月內向法院誠實申報遺產清冊,否則日後面對債權人追償時,可能喪失有限責任保護。而若選擇拋棄繼承...

  • 奠儀(白包)是遺產的一部分嗎?還是對於死者家屬、繼承人的贈與?

    瀏覽次數:70

     

    問題摘要: 奠儀並不是被繼承人生前遺留的財產,因此原則上不屬於遺產的一部分。奠儀的法律性質,是第三人對辦理喪禮之人的無償贈與。雖然大多數情況下喪事是由繼承人負責,受贈人也多為繼承人之一,但仍應依實際收受人與贈與人之關係、贈與意圖與實際情況綜合判斷。換句話說,奠儀的歸屬並非當然屬於遺產,也不能隨意認定為贈與所有繼承...

  • 未申報遺產清冊有何法律風險?

    瀏覽次數:52

     

    問題摘要: 未申報遺產清冊雖不當然導致無限責任,但其潛藏的風險在於失去限定繼承的實質保障,使繼承人暴露於債權人逐筆主張的壓力之下,一旦處理不當,極可能導致需動用個人財產償債的法律不利後果。繼承人除應慎重評估是否辦理拋棄繼承外,若選擇繼承,更應依法申報清冊並依比例償債,以維護自身最大利益與法律保障。 律師回答...

  • 先人的智慧結晶,可以被繼承嗎?

    瀏覽次數:52

     

    問題摘要: 智慧財產權確實可作為遺產由繼承人承受,然因每種智慧財產權之性質不同,繼承人在實際操作上應分別處理,專利與商標應向主管機關查明權利存續狀態及年費繳納情形,並辦理權利人變更登記;著作財產權則應查明是否已授權、是否尚在保護期間,以及公開發表時是否正確署名。若能妥善處理,這些智慧結晶將成為家屬珍貴的精神與經濟...

  • 繼承多少就還債多少?限定繼承為何要陳報遺產清冊?

    瀏覽次數:42

     

    問題摘要: 最務實且保護自身的方法,即是依民法第1156條,主動陳報遺產清冊,確保自身仍享有限定繼承的保護範圍。此舉不僅合乎法律程序,更是對自身財產安全的最佳防線。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設若繼承人向法院聲明拋棄繼承卻遭裁定駁回,而此時又擔心被繼承人生前尚有未被發現的龐大遺留債務,是否會因此而遭受...

  • 奠儀禮金是否為遺產?可以請求分割嗎?

    瀏覽次數:35

     

    問題摘要: 奠儀禮金並不屬於被繼承人死亡時所遺留的財產,因此在法律上原則上並不構成遺產,自然不能作為遺產向法院請求分割。奠儀係屬親友對置辦喪禮者的無償贈與行為,其歸屬與遺產制度無涉,亦不受民法第1147條與第1148條所拘束。當事人如欲爭取奠儀歸屬,應另行主張共有或信託使用等法律關係,而非以繼承為由進行分割主張。...

  • inquiry
  • line
  • FAGO
  • faq
  • search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