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過三個月開具遺產清冊陳報法院,其效力為何?

    瀏覽次數:133

     

    問題摘要: 超過三個月陳報遺產清冊雖形式上仍可補報,但程序效果上會使繼承人在清償義務與責任風險上承擔更重的負擔。若遲延或怠於陳報,造成債權人無法在公示催告期間內申報債權,進而喪失按比例受償或對遺產優先受償的機會,該債權人即可依第1162-2條對繼承人本人請求清償,並不以繼承所得遺產為限,此為重大法律後果。至於限定...

  • 如何進行限定繼承的清理債務的程序?

    瀏覽次數:132

     

    問題摘要: 限定繼承清理債務之程序,乃透過遺產清冊陳報、公示催告、債權申報、比例清償及法律責任之設計,在保障繼承人免受固有財產侵蝕的同時,兼顧債權人之公平受償,確保繼承程序透明、公平且有序地進行,任何繼承人若未依規定履行義務,不僅喪失有限責任保障,更可能承擔無限清償責任與損害賠償責任,足見制度對繼承人誠信行為與程...

  • 限定責任的概括繼承是什麼意思?如未依法定程序進行清償債務及分配遺產的風險為何?

    瀏覽次數:132

     

    問題摘要: 限定責任之概括繼承乃立法者平衡繼承人保護與債權人受償權之制度設計,繼承人依法概括承受遺產全部權利義務,惟清償責任限於遺產範圍,以防債務過多拖累繼承人,然此利益需以依法申報遺產清冊、履行清算義務為前提,並不得有隱匿遺產、虛偽記載或詐害債權人等行為,否則將喪失限定責任利益,對債權人負無限責任。第1162條...

  • 親人世過後銀行突寄存證信函催收欠款?忘記拋棄繼承,怎麼辦?

    瀏覽次數:115

     

    問題摘要: 雖錯失拋棄繼承期限,仍可改辦限定繼承以保障自身權益。最後提醒,限定繼承程序並無法律禁止期限,惟應盡速辦理以避免訴訟、強制執行等風險,並建議委請律師協助法院程序操作與對債權人之溝通應對,以防日後債務糾紛擴大。繼承雖為法定發生,但繼承人並非因此無解,透過正確法律程序及時補正,仍得有效切割自身責任,保障合法...

  • 概括繼承之有限責任是什麼?如何運作?

    瀏覽次數:104

     

    問題摘要: 現行法下繼承制度以概括繼承之有限責任為原則,繼承人於繼承開始即自動承受一切權利義務,惟其對債務僅以繼承遺產為限清償,不涉自身固有財產,此為法律對繼承人保護機制。實務上,繼承人若不確定遺產是否足償債務,應於三個月內依法律規定開具遺產清冊,聲請法院公告催告債權人陳報債權,以確保清償程序合法且繼承人得維持有...

  • 如何陳報遺產清冊?優缺點?

    瀏覽次數:100

     

    問題摘要: 遺產清冊陳報制度乃在保障繼承人免於無限責任之同時,兼顧債權人知情與追償之正當權利,為一項重要且實用之繼承法律程序。透過法院公告、催告與統一處理債務之制度設計,不僅可使繼承人提早掌握財產與債務範圍、進行妥善規劃,亦能達成公平、公正、公開處理遺產之政策目標,實為現代繼承制度中不可或缺之一環。故於繼承開始後...

  • 繼承人關於遺產之清算責任是什麼?

    瀏覽次數:99

     

    問題摘要: 繼承人於清算遺產過程中,須依法區分遺產之現金與非現金部分,前者可直接清償,後者應依法拍賣或變賣取得現金後始得清償;且全程應遵守民法所定程序,特別是遺產清冊之陳報與債權人催告程序,不可違規處分或傾斜特定債權人,否則不僅喪失有限責任地位,甚至可能因侵害債權而須負個人賠償責任。因此,在不動產或其他非現金遺產...

  • 繼承多少就還債多少?限定繼承為何要陳報遺產清冊?

    瀏覽次數:97

     

    問題摘要: 最務實且保護自身的方法,即是依民法第1156條,主動陳報遺產清冊,確保自身仍享有限定繼承的保護範圍。此舉不僅合乎法律程序,更是對自身財產安全的最佳防線。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設若繼承人向法院聲明拋棄繼承卻遭裁定駁回,而此時又擔心被繼承人生前尚有未被發現的龐大遺留債務,是否會因此而遭受...

  • 如果不向法院聲請繼承有限責任會有什麼結果?

    瀏覽次數:92

     

    問題摘要: 我國現行民法修法後雖已普遍保障繼承人得自動享有概括繼承下的有限責任,然而若涉及多數繼承人、債權人主張或存在遺產內容不明等情形,仍應透過法院程序聲請清算、公告清冊,以更完善維護權益並避免法律責任擴張至自有財產,真正落實保障繼承人有限責任的立法目的。 律師回答: 概括繼承有限責任係指繼承人雖然...

  • 被繼承人有遺留遺產,但不知是否債務超過遺產總額,究竟應如何處理?

    瀏覽次數:91

     

    問題摘要: 當被繼承人留下遺產而繼承人無法確定債務是否超出遺產總額時,正確作法應於三個月內依法向法院陳報遺產清冊,並配合法院催告程序,待期限屆滿後按比例清償已報明及所知債權,確保不致擔負超過遺產限度之責任。若未依程序為之,則將喪失限定責任之保護,恐遭債權人以個人資產請求清償,甚至負損害賠償責任。繼承人應審慎評估並...

  • inquiry
  • line
  • FAGO
  • faq
  • search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