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外籍妻沒身分證是否影響繼承權?
瀏覽次數:732
問題摘要: 外籍妻即使沒有中華民國身分證,只要於繼承開始時仍在世,便具備合法配偶繼承資格,法律上無須以國籍為前提。真正需要注意的是程序性配套與行政文件備妥,才能順利完成遺產繼承登記與資產交付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 外籍配偶是否因為沒有中華民國國民身分或未領有身分證,而影...
-
什麼是繼承權?繼承權是如何發生、行使及喪失?
瀏覽次數:600
問答摘要: 繼承權是一項基於親屬關係而發生的法定權利,具有身份與財產雙重性質,繼承自被繼承人死亡時即發生,不需另行同意,然其喪失亦有法定事由。民眾應充分了解其內容與適用規定,於面對親人過世時,能依法保護自身權益並妥善處理遺產相關事宜,尤其在家庭成員關係複雜、繼承人數眾多或遺產涉及債務情形時,更應審慎行使或處分繼承...
-
父子同時死於地震,互相有無繼承權?
瀏覽次數:492
問題摘要: 法律在繼承制度上確立「同時存在原則」,確保只有在被繼承人死亡時仍然生存的繼承人,才能承受其遺產,避免遺產因同時死亡的推定而發生錯誤的繼承結果。當多人因天災或意外事故同時死亡,若無法證明死亡的先後順序,則適用民法第11條推定其為同時死亡,導致彼此之間不發生繼承關係,繼承權將由其他存活的法定繼承人依序承受...
-
父子死於空難,兒媳對於公公有無繼承到財產的可能?
瀏覽次數:457
問題摘要: 依據民法第11條與民法第1148條規定,當父子因空難同時罹難且無法證明死亡先後,則依法推定父子同時死亡,導致彼此無法互相繼承。因此,公公的財產不會因兒子的繼承權而流向兒子的配偶,而應由公公的其他法定繼承人繼承。另一方面,兒子的遺產則由其配偶或其他法定繼承人依照民法第1138條的順序繼承,確保遺產分配符...
-
人在國外怎麼繼承國內不動產?
瀏覽次數:455
問題摘要: 國人即使人不在國內,仍得依法繼承我國境內不動產,只要繼承人備妥身分、死亡與親屬關係證明並經外交部或駐外單位驗證,並以明確、有效授權委任國內親屬或律師代辦土地登記,依法即可完成繼承程序。過程中需格外留意文件真偽、時效、授權內容、身分確認與地政規定,如能妥善處理,有效避免行政程序障礙與法律糾紛,對於旅居海...
-
侵吞失智長輩遺產,應該如何處理?
瀏覽次數:436
問題摘要: 在處理失智長輩財產保護時,除強化事前法律安排,也應重視與家人溝通之機制,避免因財產問題引爆家族衝突。若子女間平時即不睦,或其中有人特別強勢操控家中經濟,其他手足更應提早尋求法律途徑,或透過律師、公證人、公會、信託機構或法院之監護程序為介入,防止未來財產消失後才進入冗長訴訟,造成親情破裂與經濟損失並存。...
-
父亡母再婚,子女與母親已經分離多年,毫無聯繫,遺產怎處理學問大
瀏覽次數:433
問題摘要: 即便子女與母親多年未聯繫或情感疏離,只要具直系血親關係,仍具備法定繼承人地位,可依法分得遺產,與母親再婚與否、姓氏是否相同無關。繼父則因其為合法配偶,與子女共同享有遺產繼承權。惟因生前無安排或無遺囑規劃,易導致繼承人間紛爭,宜及早與母親討論財產處理方式,並考慮依法製作遺囑,以保障各方權益並避免訴訟風險...
-
銀行存款戶亡故,可不用全體繼承人同意而提領嗎?
瀏覽次數:414
問題摘要: 銀行存款戶死亡後,除非有經法院認可的合法授權(如遺囑執行人經確認遺囑效力),原則上不能由單一繼承人逕行提領,必須全體繼承人共同辦理或書面同意,且銀行在知悉存戶已死亡後,即便先前存在委任契約,也會基於委任關係消滅及確保交易安全之考量予以拒絕,要求依遺產繼承程序辦理,以保障所有繼承人的權益並避免爭議或法律...
-
被繼承人死亡前,繼承人所為之遺產分割協議,是否有效?
瀏覽次數:411
問題摘要: 繼承開始前繼承人間所為之遺產分割協議,並非一概無效,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端視具體情況是否符合契約成立要件、是否具明確合意、是否涉及欺瞞或剝奪他人繼承權益,及是否符合公序良俗等實質判準。只要協議乃全體繼承人知情並自主所為,且未違反強行法規與社會基本價值,即使係附死亡為條件之分割協議,仍可於被繼承人死亡後...
-
奠儀(白包)是遺產的一部分嗎?還是對於死者家屬、繼承人的贈與?
瀏覽次數:380
問題摘要: 奠儀並不是被繼承人生前遺留的財產,因此原則上不屬於遺產的一部分。奠儀的法律性質,是第三人對辦理喪禮之人的無償贈與。雖然大多數情況下喪事是由繼承人負責,受贈人也多為繼承人之一,但仍應依實際收受人與贈與人之關係、贈與意圖與實際情況綜合判斷。換句話說,奠儀的歸屬並非當然屬於遺產,也不能隨意認定為贈與所有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