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同共有之遺產能否強制執行?
瀏覽次數:114
問題摘要: 原則上債權人可就債務人所持遺產公同共有權利進行查封,但若欲進一步拍賣換價,仍須視該遺產是否已可由應繼分推算出潛在應有部分而定。倘若繼承人間尚未辦妥遺產分割,法院多會命債權人補正資料或代位提起分割訴訟,以解除公同共有狀態,俟分割完成後,再對分得財產實施強制執行。 律師回答: ...
-
請求裁判分割遺產要一定要分割全部遺產嗎?可以保留部分不分割嗎?
瀏覽次數:108
問題摘要: 我國法律採取公同共有主義,因此在遺產正式分割前,繼承人無法單獨處分個別財產,而應以整體方式管理與處理遺產。遺產分割的目的在於消滅公同共有關係,使繼承人能夠獲得獨立的財產權。遺產分割可透過協議或法院裁判方式進行,若無法協議,則可透過法院提起遺產分割之訴,請求法院依法進行分配。在法院裁判分割案件中,法院通...
-
土地繼承登記由誰為之?
瀏覽次數:103
問題摘要: 土地之繼承在法律上係於被繼承人死亡時即發生,繼承人對遺產在未分割前享有整體的公同共有權,並得由任一繼承人單獨為全體聲請登記。土地繼承登記應以公同共有為原則,非經全體繼承人同意,不得任意登記為分別共有。此等制度設計兼顧法律的簡化程序與財產權保障,並透過實務判例確認其適用與合法性。因此,繼承人若欲辦理不動...
-
分割方法有哪些?
瀏覽次數:96
問題摘要 協議分割最具彈性與稅務優惠,但須有共識;調處分割則屬中介機制,具成本與效率間的折衷;而訴訟分割則具強制執行力,為保障繼承人權益的最後手段。然而,若繼承人於分割完成後仍有共有人拒不辦理登記,則可依民法第767條提起登記請求訴訟。至於部分繼承人是否可單獨辦理從公同共有變更為分別共有,依司法院與法務部函釋,必...
-
行使股東權須全體繼承人同意嗎?
瀏覽次數:96
問題摘要: 繼承人於遺產分割前,對於被繼承人名下之股份所附股東權,原則上須全體繼承人共同同意方得行使,任何人不得以個人名義單獨主張。此一制度設計兼顧財產權保障與家族共識,亦確保公司運作免受未分割繼承關係所致之法律風險,為實務運作中重要之法律原則。 律師回答: 依民法規定,繼承自被繼...
-
盜領存款構成什麼犯罪?
瀏覽次數:96
問題摘要: 針對未經同意使用他人銀行卡或存摺之行為,無論出於善意與否,皆須審慎為之,並應確保具備合法授權或繼承人共識,否則即可能構成偽造文書、行使偽造文書、詐欺、侵占、竊盜或不正使用自動付款設備等多重刑責風險。法律對此類行為之規範目的,除保護財產權外,亦在維繫社會與家庭間基本信任機制,任何擅自違反之行為,不僅影響...
-
尚未遺產分割前,可以出售或轉讓遺產中應有部分嗎?
瀏覽次數:93
問題摘要: ,尚未遺產分割前出售或轉讓應繼分在繼承開始後法律上原則有效,但必須注意與繼承開始前預先轉讓繼承權的區別,後者除非有被繼承人明確同意,否則多數屬無效;前者則須正確界定標的為應繼分而非特定遺產標的,並在契約中明確約定履行時點為遺產分割完成後,以符合法律對公同共,換言之,尚未分割遺產前,繼承人出售或轉讓自己...
-
遺產要如何管理?其他繼承人不同意,應如何處理?
瀏覽次數:92
問題摘要: 共有物管理的基本框架,在尊重多數決原則的同時,也設置顯失公平、情事變更及損害賠償等機制作為平衡,確保少數共有人在共有物管理中仍能獲得合理保障,避免被多數決完全排除於管理權之外,並透過法院裁定程序使爭議獲得公正解決。實務上,共有人若對多數決結果不服,應於合理期間內蒐證並聲請法院裁定變更,否則原決定仍有效...
-
被繼承人離世馬上領光存款,構成什麼犯罪?
瀏覽次數:86
問題摘要: 親人過世後的遺產處理,應當以合法程序進行,無論是出於自認有照顧義務或處理喪事需要,皆不得未經他人同意擅自領用遺產。唯有依照民法程序完成遺產協議分割或裁判分割,並妥善記錄各方意見,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糾紛。若遇到類似遺產爭議,建議及早尋求律師或法律專業人員協助,以確保權益不受損害,並減少繼承人間的對立與...
-
繼承登記及共有物登記確定判決,如確有將有繼承權者漏未應訟時,該判決是否可以辦理登記?
瀏覽次數:86
問題摘要: 法院對繼承登記及共有物分割之判決,如確有將應參與訴訟之繼承人漏未列為當事人,其判決雖形式確定,地政機關仍得依其主文辦理登記,惟該判決對於未參與之繼承人不生拘束力,其如認權利受損,應循法律途徑尋求救濟,法院則應於後續程序中審酌當事人適格及繼承範圍,始能對共有物依法為完整有效之處分。此項制度設計,雖保障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