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贈與可以當作遺產嗎?針對同一財產有二種贈與契約,效力誰優先?
瀏覽次數:291
問題摘要: 若同時存在二份贈與契約,首先應檢視雙方契約是否經公證,其次確認贈與財產是否已實際移轉,實際移轉者優先生效,未移轉者得撤銷,若兩者皆已完成移轉則以登記先後順序為準,同時若其中一份贈與契約為公證,則即使尚未移轉亦優先於未公證契約,贈與契約除了須考慮法律效力與履行保障外,亦應兼顧繼承人之特留分保障,遺囑中可...
-
子代全亡是本位還代位繼承?
瀏覽次數:277
問題摘要: 針對第一順位繼承人全數喪失繼承權後,其直系血親卑親屬是否為「代位繼承」或「本位繼承」之問題,現行法尚無明確規範。雖學說、實務並存不同見解,實務上仍需依個案情況判斷並斟酌其結果是否公平合理。未來若欲消弭此爭議,應由立法明確規範此等特殊情形之繼承處理方式,以確保遺產分配制度之清晰與穩定。  ...
-
什麼人可以繼承遺產?
瀏覽次數:254
問題摘要: 繼承制度並非單純依親屬關係而定,而是建立在多項法律條件與限制下之綜合判斷結果,繼承權的取得亦須符合資格、無喪失原因,才能依法承受被繼承人所遺留的財產權利與義務。繼承制度在民法中雖以親屬關係為基礎,卻非僅憑血緣或配偶身分就能當然享有遺產,而是建立在「同時存在」、「無喪失繼承權」、「具備繼承資格」等要件之...
-
喪失台灣國籍可以繼承嗎?
瀏覽次數:234
問題摘要: 繼承權的核心在於「繼承人與被繼承人之身分關係」,而非國籍。喪失中華民國國籍者,只要與被繼承人有民法所定法定繼承身分且於繼承開始時仍生存,依法即享有完整繼承權。惟若涉及不動產,則須依法遵守土地法的特別限制。為避免權益受損,建議提前瞭解並掌握稅務與登記程序,必要時可委託律師處理,以確保自身合法繼承地位不受...
-
不孝失權會影響代位嗎?
瀏覽次數:198
問題摘要: 繼承制度中無論是本生子女抑或養子女,其權利地位一經法律認定即與婚生子女無異,其直系卑親屬依法亦有權主張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作為繼承制度中重要的一環,不僅保障繼承秩序之完整,也兼顧原繼承人之後代權益,具高度制度性意義。在實務操作上,只要符合法定要件,代位繼承無需經法院認可即可當然發生,惟在繼承登記、財產分...
-
弒親者不得繼承?
瀏覽次數:198
問題摘要: 不論是否成功殺害被繼承人,只要是故意犯罪且受刑宣告,即失去繼承資格,即便僅是未遂犯也同樣適用,不必實際致死,這反映出法律對弒親行為的嚴格態度與道德譴責,亦防堵犯罪圖利的可能性,若僅重傷而未達殺人未遂罪構成要件則需個別認定,原則上仍須有判刑宣告始發生喪失繼承權之效果。 律師回答...
-
什麼是代位繼承制度?
瀏覽次數:194
問題摘要: 代位繼承是我國繼承制度中維繫繼承正義與家族利益傳承的重要機制,其運作須符合民法第1140條明定的條件,包括被代位人死亡或喪失繼承權、其為被繼承人之直系血親卑親屬,且代位繼承人亦為其直系血親卑親屬。任何不符合法律所設條件的情形,皆不得主張代位繼承,實務中尤其應注意「拋棄繼承」與「終止收養」不具備代位繼承...
-
什麼是概括繼承?什麼是限定繼承?
瀏覽次數:175
問題摘要: 我國現行繼承法制雖原則上以概括繼承為基礎,但為避免繼承人承擔過重債務,設有限定繼承制度作為保護機制,繼承人應於知悉繼承開始後儘速釐清遺產內容與債務狀況,必要時可諮詢法律專業,選擇合適之繼承方式,並依法完成限定繼承或拋棄繼承程序,方能依法有效保障自身權益。 律師回答: 關於繼承的相關法律問題...
-
遺囑中有指定遺贈,如果受遺贈人比被繼承人早死亡,該遺贈效力如何?
瀏覽次數:174
問題摘要: 遺囑之撰寫與設計,除符合民法第1189條所規定的五種形式外,更需兼顧實質安排的完整性與前後連貫性,包含指定遺贈的條件、替代安排、受贈人先逝情形的處理方式及與法定繼承規定的配合,始能避免未來衍生的無效問題或遺產分割爭議。建議民眾在立遺囑時除諮詢律師協助外,亦可搭配財產清冊整理,並定期檢討修正,以因應家族...
-
兄姊亡後姪甥能繼承嗎?
瀏覽次數:138
問題摘要: 代位繼承制度是我國民法體系中用以補正繼承缺位、維護繼承秩序與家族財產合理分配的重要設計,其適用條件明確且具公益考量,實務中應結合繼承人死亡時間、失權原因、家族系譜與其他繼承制度綜合判斷,以確保繼承程序合法、順暢、公平。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依照民法規定,繼承人自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