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繼承人間究竟如何進行遺產分割?「因分割而得之遺產,負與出賣人同一之擔保責任」意義為何?
瀏覽次數:313
問題摘要: 在面對多位繼承人共同繼承遺產的情況下,為確保遺產有效管理與公平分配,繼承人之間應儘早啟動遺產分割程序,不論是透過協議方式達成共識,或因無法合意而訴諸法院進行裁判分割,皆有其法律依據與程序可循。於分割過程中,若涉及債務或生前贈與問題,則應依民法相關條文進行歸扣與扣還之處理,以維護繼承制度的整體公平與正義...
-
特留分扣減權行使範圍是否限於死後處分?
瀏覽次數:279
問題摘要: 民法上特留分扣減之標的,僅限於死後處分,故民法之特留分制度,僅限制被繼承人之死後處分而已。換言之,個人得以生前行為將其全部財產為任意之處分,並且生前贈與不為特留分扣減之標的,故生前已處分之財產,無特留分保障之問題。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遺囑自由處分其遺產。惟被繼承人將其遺產之全部遺贈...
-
繼承人何時能請求裁判分割遺產?
瀏覽次數:272
問題摘要: 繼承人可隨時請求分割遺產,除非有胎兒繼承、遺囑禁止分割、繼承人協議不分割(最長10年)、或遺產債務尚未清償等特殊情況。若無法協議分割,則可向法院請求裁判分割遺產,法院將依據公平原則與財產狀況決定最適當的分配方式,以確保各繼承人權益。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繼承遺產後,所形成的共有關係為...
-
遺產分割有哪些方式?
瀏覽次數:139
問題摘要: 「遺產分割」指的是遺產的共同繼承人「消滅遺產之公同共有關係」。 意思就是繼承人們可以請求將所有遺產(包括動產與不動產)各別進行分配。 而主要的遺產分割方式可分為遺囑分割、協議分割和裁判分割。無論是依遺囑分割、協議分割或法院裁判分割,均應審慎評估財產的性質、價值及可能涉及的法律問題,以確保分割過程公平合...
-
遺產如何分割?
瀏覽次數:107
問題摘要: 遺產分割的開始涉及繼承人對分割請求權的行使,原則上得隨時請求分割,但若法律或契約有特別限制,如遺囑禁止分割或協議不分割契約,則須待十年期限屆滿後始得分割。遺產分割的方法包括遺囑分割、協議分割及裁判分割,若遺囑已指定分割方式,則應依遺囑執行,除非遺囑內容違反特留分或無效;協議分割則須全體繼承人同意,否則...
-
夫與人在外通姦所生的孩子,能否繼承夫之遺產?
瀏覽次數:104
問題摘要: 若丈夫與婚外之人所生之子女未經認領或撫育,即無從成立法律上之父子關係,自無權繼承其生父的遺產;若該子女曾於生父生前經認領、撫育,或於死亡後經法院判決確定為強制認領子女,則可依法與婚生子女享有相同的繼承權。惟在遺產已分割情形下,受認領者仍受限於已取得之權利不得受影響的規定。因此,若有非婚生子主張繼承權,...
-
遺產分割方法有那些?
瀏覽次數:85
問題摘要: 繼承遺產後,繼承人形成的法律關係為公同共有,在此狀態下,所有繼承人對遺產皆共同擁有權利,不得單獨處分某一部分遺產,任何變更、處分或出售皆需全體繼承人同意。由於公同共有的限制,遺產在未分割前,繼承人難以單獨運用,甚至會因權益不明確導致糾紛。因此,進行遺產分割是解決此困境的最佳方式,讓各繼承人獲得明確的財...
-
特留分扣減權之行使範圍僅限於遺贈嗎?
瀏覽次數:78
問題摘要: 特留分扣減權的適用範圍並不限於遺贈,亦可擴及指定應繼分及指定遺產分割方法等遺產處分方式。無論是透過遺囑所為的遺產處分,還是遺產分割方式的安排,若影響到繼承人的特留分,該繼承人均可依法行使扣減權,以維護自身法定權益。特留分制度的存在,主要是為防止繼承人因被繼承人遺囑自由處分財產,而導致其應得的最低財產保...
-
繼承人得於何時及以何方法請求分割遺產?法院會如何分割?
瀏覽次數:40
問題摘要: 繼承人在遇到遺產共有的問題時,首先應確認是否存在遺囑或遺囑所載明的分割方法,若不存在遺囑或分割方法不明確,建議全體繼承人可儘快透過協議方式進行分割,以避免日後可能衍生的複雜糾紛或管理上的困難。若協議無法達成共識,則應透過法院裁判的途徑,民法第1164條、第824條所規範的共有物分割制度,乃在平衡各共有...
-
分割方法有哪些?
瀏覽次數:19
問題摘要 協議分割最具彈性與稅務優惠,但須有共識;調處分割則屬中介機制,具成本與效率間的折衷;而訴訟分割則具強制執行力,為保障繼承人權益的最後手段。然而,若繼承人於分割完成後仍有共有人拒不辦理登記,則可依民法第767條提起登記請求訴訟。至於部分繼承人是否可單獨辦理從公同共有變更為分別共有,依司法院與法務部函釋,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