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父母憂遺產遭人霸佔,如何保障子女權益?
瀏覽次數:139
問題摘要: 若僅立遺囑安排遺產分配,一方面難以保障遺產專用於未成年子女,一方面亦無法隔離原配偶對子女的法定監護角色而產生的管理權限與法律影響,終將引發諸多風險與不確定因素。信託制度透過法律明定之獨立財產體系與嚴謹管理規範,結合可信賴之受託人與監察人設計,配合專業律師制訂具體信託條款,是當前保護單親子女遺產安全與生...
-
特留分扣減權之行使範圍僅限於遺贈嗎?
瀏覽次數:116
問題摘要: 特留分扣減權的適用範圍並不限於遺贈,亦可擴及指定應繼分及指定遺產分割方法等遺產處分方式。無論是透過遺囑所為的遺產處分,還是遺產分割方式的安排,若影響到繼承人的特留分,該繼承人均可依法行使扣減權,以維護自身法定權益。特留分制度的存在,主要是為防止繼承人因被繼承人遺囑自由處分財產,而導致其應得的最低財產保...
-
贈與可以當作遺產嗎?針對同一財產有二種贈與契約,效力誰優先?
瀏覽次數:106
問題摘要: 若同時存在二份贈與契約,首先應檢視雙方契約是否經公證,其次確認贈與財產是否已實際移轉,實際移轉者優先生效,未移轉者得撤銷,若兩者皆已完成移轉則以登記先後順序為準,同時若其中一份贈與契約為公證,則即使尚未移轉亦優先於未公證契約,贈與契約除了須考慮法律效力與履行保障外,亦應兼顧繼承人之特留分保障,遺囑中可...
-
未婚同居者能主張遺產嗎?
瀏覽次數:100
問題摘要: 依法結婚之長期同居伴侶,雖無法依民法規定取得繼承人身分,然透過遺囑遺贈、死因贈與或酌給遺產請求權等方式,仍有機會合理取得過世一方之部分遺產,特別是在雙方已建立實質類婚姻關係且具有共同扶養生活之事實背景下,更應兼顧實質權益保障。未來若立法能更進一步明確保障非婚同居伴侶之繼承地位,將有助於兼顧社會多元生活...
-
弒親者不得繼承?
瀏覽次數:64
問題摘要: 不論是否成功殺害被繼承人,只要是故意犯罪且受刑宣告,即失去繼承資格,即便僅是未遂犯也同樣適用,不必實際致死,這反映出法律對弒親行為的嚴格態度與道德譴責,亦防堵犯罪圖利的可能性,若僅重傷而未達殺人未遂罪構成要件則需個別認定,原則上仍須有判刑宣告始發生喪失繼承權之效果。 律師回答...
-
想排除繼承人怎麼規劃遺產?
瀏覽次數:49
問題摘要: 立遺囑人如欲兼顧自身遺志與家族和諧,應審慎規劃,不僅要考慮如何以法律方式保障自己真正想照顧的對象,更需避免遺囑內容成為日後爭訟導火線。誠如實務所見,多數違反法律規定的遺產分配案件,皆源自遺囑人單憑情感而未依法妥善安排遺產,遺囑公布後原本應享繼承者爭相主張權利,導致爭產訴訟,甚至家族決裂。因此,特留分制...
-
姑姑想將遺產全給孝順姪兒 卻因「1步驟」沒做好 最後全部貢獻國庫
瀏覽次數:44
問題摘要: 遺產的有效傳承並非單純立下一紙遺囑即可,必須在法律框架下審慎選擇最適合的方式,結合被繼承人意願、財產性質、稅務影響及受益人實際需求,方能避免無人繼承而充公國庫的憾事,並確保遺產能延續情感與保障的功能,真正達到財產傳承的目的。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所謂遺囑,係指遺囑...
-
遺贈、信託、保險金信託有何差別?
瀏覽次數:42
問題摘要: 財產規劃者應依自身財產狀況、家庭結構與受益人狀態等因素,選擇適切工具,並應諮詢專業律師或信託機構協助擬定契約或遺囑內容,以確保規劃目的得以實現,避免事後發生無效、紛爭或繼承爭訟。預先透過遺贈、信託與保險金信託妥善規劃財產安排,不僅能保障被照顧者權益,亦可減少遺產分割紛爭,使個人意願得以落實,實踐在情感...
-
遺囑與死因贈與之區別
瀏覽次數:41
問題摘要: 實務中為避免混淆,建議當事人應依實際需求及法律效果差異選擇適當方式,若欲保留彈性與可撤回性,應選擇遺贈;若強調契約拘束力與提前安排履行機制,可考慮死因贈與。總結言之,遺贈與死因贈與雖同為死後發生效力之財產處分方式,然在法律性質、成立方式、拘束力、是否受特留分限制等方面均有本質差異,實務操作與法律評價亦...
-
特留分扣減權行使後法律效果什麼情況可以請求現金補償?
瀏覽次數:37
問題摘要: 當繼承人因被繼承人以遺囑將遺產遺贈給他人而導致特留分權益遭到侵害時,繼承人可以通過扣減權來主張其特留分。特留分是指在遺囑處分中,保障某些法定繼承人(如配偶和子女)的最低繼承權利的制度。即使被繼承人通過遺囑將遺產分配給其他人,仍需保障這些法定繼承人能夠獲得一定比例的遺產。特留分的計算基於應繼財產總額中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