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遺產分割訴訟要如何打?
瀏覽次數:11451
問題摘要: 分割方式並無一成不變的標準答案,法院會透過綜合各方需求及財產特質,作出兼顧公平與實際考量的判斷;繼承人若能達成自願協議,也可省卻許多訴訟程序。重要的是,在所有情況下,都應力求保障繼承人權益與財產價值,並兼顧家族和諧與個別需求。 律師回答: 關於遺產之共同繼承,立法上有分...
-
爭家產是可以避免的?能避免爭產卻不避免就是想要讓子孫發生衝突?
瀏覽次數:4311
問題摘要: 家庭在處理遺產分配時可能出現的複雜問題。許多家庭爭產案例,雖然表面上是關於保護令、遺產和離婚的法律程序,實際上卻是家庭成員在爭奪家族財產。即使是感情很好的家庭成員,當面對涉及巨額遺產的分配時,也難免產生自私的情緒。家族傳統和文化對於遺產分配的影響,例如男性繼承優先或女性繼承受限的觀念可能引發爭產問題。...
-
遺囑特留分怎麼計算?
瀏覽次數:3115
問題摘要: 特留分制度是《民法》中保護法定繼承人權益的重要規定,旨在保障其最低繼承份額,即使被繼承人有遺囑,依然需要保留這部分遺產給法定繼承人。對抗特留分的方法,有轉讓財產:被繼承人在生前可以通過轉讓財產的方式減小遺產的數量。轉讓給非繼承人可以減少遺產中應保留給法定繼承人的部分。可以考慮設立信託,將財產轉移到信託...
-
有多數繼承人時對於繼承不動產應如何處理?
瀏覽次數:2100
問題摘要: 遺產分割不僅涉及法律程序的合規性,更需要在實務中充分考量繼承人間的利益平衡。無論是協議分割還是裁判分割,都應以終止公同共有關係、實現遺產分割的公平性為目標,以確保遺產處理的合法性與合理性。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關於遺產之共同繼承,立法上有分別共有主義與公同共有主義...
-
「遺產繼承規劃」必知的遺產繼承順序
瀏覽次數:126
問題摘要: 遺產規劃應該在生前就開始進行,而不是等到當事人離世後才由繼承人處理,否則可能會導致家族成員之間的糾紛,甚至演變成法律訴訟。透過妥善的財產規劃,例如訂立合法遺囑、生前贈與、信託設立與保險規劃等方式,被繼承人可確保自身財產依照個人意願進行分配,並避免未來家族內部因遺產分配問題而產生衝突。尤其對於企業家或家...
-
不繼承遺產,可免扶養父母義務?
瀏覽次數:109
問題摘要: 不繼承遺產並不會免除子女對父母的扶養義務。子女仍然應依法履行對父母的基本扶養責任,除非能證明自己確實無力扶養,否則仍需提供合理的扶養費或其他扶養方式。任何試圖以拋棄繼承或簽訂私人協議來免除扶養責任的行為,可能都會被法院視為無效。因此,對於有扶養需求的家庭來說,建議提前規劃遺產分配與扶養安排,以避免日後...
-
民法第1138條所定第1順序繼承人直系血親卑親屬,其涵意為何?
瀏覽次數:100
問題摘要: 我國民法繼承制度設計秉持公平與親屬照顧的原則,透過明確的順位與比例規定,讓被繼承人過世後的遺產能夠依法有序地進行分配,避免爭議,同時保障遺族的生活穩定。尤其針對因死亡、喪失繼承權等特殊情況,設立代位繼承制度,使遺產不致中斷傳承。養子女僅能就其養父母之遺產主張繼承,並喪失與本生家庭間之繼承權。民法對於繼...
-
有協議分割就不可訴訟分割遺產?
瀏覽次數:61
問題摘要: 遺產分割的方式可分為協議分割與裁判分割,若繼承人間已達成分割協議,則該協議應為全體繼承人所共同遵守,並透過相應的法律程序完成分割登記與財產交付。但若部分繼承人拒不履行協議,其他繼承人可向法院提起履行分割協議之訴,請求法院強制執行該協議;而若繼承人間無法達成共識,則可透過裁判分割,由法院依法裁決分割方式...
-
遺產裁判分割方法為何?
瀏覽次數:35
問題摘要: 在繼承發生時,各繼承人即因法定規定共同取得整體遺產之權利,進入公同共有狀態,而若要解除此種共同狀態,最直接且合法的方式就是進行遺產分割。分割之方式可以是協議亦可以是法院裁判,無論哪種方式,最終目的都是為使繼承人能就遺產取得個別明確之所有權,使遺產得以有效利用與管理,避免糾紛及法律障礙的產生。另外值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