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割方式是分別共有?這種方式好嗎?
瀏覽次數:2615
問題摘要: 若因其中一位繼承人死亡導致共同繼承人數增加,其他繼承人的持份比例雖然未受影響,但在分割遺產的過程中,為避免權益受損,應積極尋求協議分割或提起法院分割訴訟等方式,並考慮將公同共有轉為分別共有,以確保繼承權的行使及保全。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題,關於遺產之共同繼承,立法上...
-
遺產分割訴訟的裁判費如何計算?
瀏覽次數:1715
問題摘要: 遺產分割訴訟的裁判費雖不會高到難以負擔,但由於涉及多數繼承人、財產種類繁複,及分割方式爭議等因素,仍應審慎評估起訴策略與費用分攤,並應熟悉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1、民法第1141條與第1144條之相關規定,以免因誤解而多繳費用或失去訴訟利益,最終仍須回歸遺產協議與家庭和諧之本質。 ...
-
丈夫過世,前妻的女兒有繼承權嗎?
瀏覽次數:1634
問題摘要: 丈夫過世後,與前妻所生的女兒享有與其他直系血親卑親屬相同的繼承權,並與現任配偶共同分配遺產,即便父女多年未聯絡,亦不影響其法定繼承權。若丈夫希望特定繼承人獲得較多遺產,可透過遺囑進行規劃,但仍須保留繼承人特留分。此外,生前亦可透過財產規劃,如贈與、買賣或信託方式進行資產安排,以降低未來可能發生的繼承爭...
-
子還沒繼承父遺產就過世,該怎辦?
瀏覽次數:1271
問題摘要: 一旦長子先於父親死亡,則他的子女可以依民法第1140條主張代位繼承,但如果是長子在父親死亡之後才死亡,則他們只能以一般繼承人的身分繼承長子所遺留下來的財產,包括其對祖父遺產的繼承份額。在遺產辦理繼承登記時,也可能出現繼承人之中有人已死亡的情形,這時便必須依據其死亡時間來決定是屬於代位繼承還是再轉繼承。...
-
繼承人中有人積欠債務,如何協議分割遺產?
瀏覽次數:1145
問題摘要: 繼承人應審慎區分「拋棄繼承權」與「拋棄已繼承的財產」,前者在法定期限內完成則不負繼承責任,債權人不得撤銷;後者則可能因影響債權清償而被撤銷。此外,債權人無法在未取得強制執行權利前直接扣押繼承財產,僅能透過法院程序主張權利。因此,繼承人若涉及債務問題,應與其他繼承人協商,以合法的方式進行遺產分割,避免法...
-
財產全留配偶,怎麼排除兄弟姊妹?
瀏覽次數:1079
問題摘要: 若無子女、無直系卑親屬之情況下,單靠遺囑雖可實現部分財產分配意志,但因仍受特留分制度之限制,難以完全排除兄弟姊妹作為法定繼承人之權利。唯有透過生前完成財產移轉或建立信託機制,方能有效達到將財產全數保留予配偶的法律效果。欲完全保障配偶單獨承受財產者,宜及早行動並搭配稅務、法律與財產管理專業建議,以確保法...
-
同父異母手足,繼承關係為何?
瀏覽次數:942
問題摘要: 民法第1138條的繼承順序規定,除配偶外,第一順位的繼承人是直系血親卑親屬,也就是子女;若無子女,則由父母繼承,再來依序為兄弟姊妹與祖父母。而民法第1144條進一步規定,配偶則與各順位的繼承人共同繼承遺產,因此,若父母是婚姻關係,父親自然有權利共同繼承母親過世後所留下的遺產。至於父親與前妻所生的子女是...
-
遺產如祇要給自己兒女,可以如何規劃?
瀏覽次數:778
問題摘要: 若僅想將遺產留給子女,可考慮下列途徑:一、提前贈與,並完成財產移轉登記,確保財產確實歸屬子女,但須注意贈與稅與被併入遺產課稅風險;二、訂立公證遺囑,明確指定遺產僅由子女繼承,但須保留法定特留分,避免遭扣減;三、若有配偶,應考量法定財產制剩餘財產分配制度對遺產分配影響,必要時可變更財產制;四、必要時訂定...
-
共同繼承房產,稅這樣繳
瀏覽次數:756
問題摘要: 若繼承人超過兩人,可透過申請法定應繼分分單繳納方式,完成不動產的公同共有繼承登記,以避免因逾期未辦理登記而影響自身權益。然而,若不動產仍屬於公同共有關係,在稅務繳納上仍須承擔連帶責任,即便某繼承人已繳納自身的應負擔部分,仍可能受其他繼承人未繳稅款的影響。此外,地價稅的分單繳納須由納稅義務人自行申請,若...
-
女兒出嫁是否仍與兒子共享繼承權?
瀏覽次數:623
問題摘要: 兄長無權獨占遺產,無論其財務狀況如何,皆不得影響其他繼承人的合法權益,妻子應依循法律程序,透過調解或訴訟方式,爭取應得的遺產,以確保自身權益不受侵害,至於兄長以傳統觀念否定妻子的繼承權,此說法完全不符現行法律規定,繼承權是依法律保障的基本權益,任何人不得以個人意見或家庭觀念剝奪其他繼承人的權利,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