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因為沒有得到全部繼承人同意,導致不能辦理遺產分割登記,怎麼辦?
瀏覽次數:243
問題摘要: 遺產未分割前屬全體繼承人之公同共有物,須經全體繼承人一致同意始能分割處分。倘若無法達成共識,任何一人均得依民法第1164條及家事事件法第70條規定向法院提起遺產分割訴訟,請求終止公同共有並取得遺產所有權,藉由法院判決實現財產分割及權利登記,為確保自身權益之唯一可行途徑。 律師...
-
協議分割遺產是否一定就全部遺產達成協議?可以分次談判簽約嗎?
瀏覽次數:234
問題摘要: 我國繼承制度採取公同共有主義,使得遺產在分割前無法由單一繼承人擅自處分,以確保繼承人權益不受侵害。然而,這也使得遺產管理與運用的靈活性受到限制,因此透過合法的遺產分割程序來解除公同共有關係,讓繼承人各自取得應有的財產,是解決此問題的最佳途徑。協議分割遺產為最有效率的分割方式,且並不要求一次性處理全部遺...
-
如何確定裁判分割之遺產的範圍?
瀏覽次數:229
問題摘要: 遺產分割訴訟的核心在於終止公同共有關係,確立各繼承人的個別財產權,以便於繼承人能夠自行管理與處分其所得財產。然而,遺產分割過程中常伴隨繼承人間的利益衝突,例如對遺產範圍的認定、返還代墊款的請求等,因此,若繼承人無法透過協商解決,則訴訟成為解決爭議的最終手段。法院將依據法律規定及公平原則,綜合考量遺產的...
-
繼承人能否請求僅分割部份遺產?如果部分遺產有協議會影響嗎?
瀏覽次數:201
問題摘要: 繼承人若欲單方面向法院提起遺產分割之訴,則須以全部遺產為分割對象,不能僅針對部分遺產提出請求,這是因為法院判決分割遺產的目的,在於徹底終止遺產的公同共有關係,而非僅針對部分財產的公同共有關係進行處理。然而,若繼承人能夠透過協議的方式進行遺產分割,則不受此限制,全體繼承人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與共識,先行就...
-
遺產分割方法有那些?
瀏覽次數:177
問題摘要: 繼承遺產後,繼承人形成的法律關係為公同共有,在此狀態下,所有繼承人對遺產皆共同擁有權利,不得單獨處分某一部分遺產,任何變更、處分或出售皆需全體繼承人同意。由於公同共有的限制,遺產在未分割前,繼承人難以單獨運用,甚至會因權益不明確導致糾紛。因此,進行遺產分割是解決此困境的最佳方式,讓各繼承人獲得明確的財...
-
特留分扣減權之時效多長?一人時效超過,對於其他人效力為何?
瀏覽次數:152
問題摘要: 特留分扣減權之行使期間依實務通說為二年除斥期間,起算時點自知悉特留分受侵害且實際發生侵害(如登記或交付)時起算,並自繼承開始起十年為最長期間。若有數名特留分權利人,各人之行使與否互不影響,某一人已罹時效並不影響其他人行使其獨立扣減權,仍可在其除斥期間內為意思表示並請求返還遭侵害遺產部分。此項制度設計目...
-
繼承人就遺產分配可以合併剩餘財產分配嗎?
瀏覽次數:148
問題摘要: 繼承人就遺產分配可合併處理夫妻剩餘財產分配之請求,採代物清償或抵充方式屬實務常見途徑,但應注意法定時效、對內分攤比例、對外連帶責任及法院酌情裁量等要件,並以明確的法律主張與遺產協議內容予以具體表現,始能有效整合遺產與夫妻財產清算,達到公平分配與權利實現的目的。 律師回答: ...
-
繼承人能否就部份遺產請求分割?
瀏覽次數:138
問題摘要: 遺產分割應當以「全部遺產」為處理對象,而非僅針對部分遺產提出分割請求。這一規範的目的在於確保遺產分配的公平性,防止因局部分割而導致繼承人之間的利益不均。因此,若繼承人希望進行遺產分割,應當完整清查遺產範圍,並確保所有遺產均納入分割程序,避免日後發生爭議。若繼承人無法達成共識,則可透過法院裁判方式解決,...
-
遺產繼承分配糾紛怎麼處理?
瀏覽次數:136
問題摘要: 遺產繼承分配糾紛的解決,需要先釐清繼承人範圍與比例,再依法定程序完成財產與債務清查、稅務申報、產權移轉,並在必要時透過專業法律協助進行協商或訴訟,避免因誤信錯誤觀念或怠於行使權利而損害自身應得之繼承利益。 律師回答: 遺產繼承分配糾紛在實務上相當常見,其核心爭點通常圍繞...
-
遺囑禁賣房屋,有法律效力嗎?
瀏覽次數:135
問題摘要: 遺囑中若記載「不得變賣房屋」或「不可處分遺產」等語句,因非屬法律授權之有效限制,其效力僅屬遺囑人之道德遺願,並不對繼承人產生法律拘束力。若繼承人於繼承後選擇出售房產,亦不構成違法。遺囑人如欲達到特定財產用途與限制之目的,應透過遺囑信託、設立負擔遺贈、或指定用途受益等合法手段進行規劃,以確保其意志得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