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特留分意義為何?
瀏覽次數:2158
問題摘要: 特留分是法律保障某些繼承人(通常是直系親屬或配偶)在遺產分配中必須獲得的最低份額。這一制度旨在確保被繼承人的特定繼承人,即使在遺囑中被安排不利,也能獲得一定比例的遺產,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條:規定計算應繼財產的範圍,包括扣除應付的債務和繼承費用。第一千二百二十四條:確定特留分的計算方...
-
法定繼承人對於我有虐待或重大污辱,我可以不留給他們遺產嗎?
瀏覽次數:2147
問題摘要: 若遺囑人或贈與人欲將遺產全部給予公益或特定人,必須注意仍需保留特留分予法定繼承人,否則該部分將面臨扣減,無法完全依遺囑自由達成。特留分制度在民法繼承編中扮演保障繼承人最低利益的重要角色,雖然限制遺囑自由,但維護家庭與社會安定。爰此,立遺囑或規劃死因贈與時,必須兼顧法律要件、形式要求與特留分制度,以確保...
-
自己可以決定遺產全部給外人,而不給法定繼承人嗎?
瀏覽次數:1641
問題摘要: 民法上特留分扣減之標的,僅限於死後處分,故民法之特留分制度,僅限制被繼承人之死後處分而已。換言之,個人得以生前行為將其全部財產為任意之處分,並且生前贈與不為特留分扣減之標的,故生前已處分之財產,無特留分保障之問題。雖然我國民法承認遺囑自由,允許被繼承人自行決定遺產的分配方式,但仍須符合法定程序,且不得...
-
具體特留分額應如何計算?
瀏覽次數:925
問題摘要: 關於特留分計算的問題,民法第1223條內容,特留分計算是以「應繼分」作為計算對象,並非直接從遺產內容計算。先從遺產算出應繼分後,再從算出來的應繼分,算出特留分。繼承人在被繼承人死亡時,因被繼承人所立遺囑或遺贈,對於遺產分配之結果,使某一繼承人事實上所繼承之遺產價額,少於法定特留分者,則該繼承人則有特留...
-
繼承權被侵害,超過兩年內是否可以請求?
瀏覽次數:924
問題摘要: 民法第1146條的規定,如果認為繼承權被侵害,可以在知悉侵害之時起兩年內提出繼承回復請求。然而,由於該遺產分配已超過繼承回復請求權的時效(最長自繼承開始起10年)。無法再主張繼承回復請求權。然而,民法第767條,可以主張物上返還請求權,這是一個獨立於繼承回復請求權的權利。物上返還請求權的時效為15年,...
-
「遺產繼承」必知的繼承權受侵害與民事請求權
瀏覽次數:774
問題摘要: 在遺產繼承問題中,繼承權的確認是第一步,這決定誰有資格繼承被繼承人的財產。只有被確認為合法繼承人的人,才享有繼承權,並有權對遺產提出主張。如果在生前能夠妥善安排遺產,訂立遺囑或利用信託等工具進行財產規劃,可以有效避免繼承人之間因繼承權問題而引發的爭議。當繼承權被侵害時,繼承人可以依照民法第1146條提...
-
對於遺囑不公平的指定遺產分配方式,我該怎麼辦?
瀏覽次數:761
問題摘要: 特留分是指法律為特定繼承人(如直系血親卑親屬、配偶等)保留的一部分遺產份額,即使被繼承人立下遺囑也不能剝奪這些法定繼承人的最低繼承權益。特留分制度主要是為保障這些繼承人不至於在遺產分配中完全被排除。特留分扣減主要適用于被繼承人的死後處分,例如遺贈、應繼分的指定、遺產分割方法的指定等。而對於被繼承人生前...
-
繼承人可否就被繼承人「死因贈與」行使特留分扣減權?可否行使贈與撤銷權?
瀏覽次數:501
問題摘要: 死因贈與契約雖屬贈與契約的一種,但由於其與遺囑的性質相似,因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贈與人在生前可依法行使撤銷權,惟若該贈與契約屬於履行道德義務,或經公證成立,則不得任意撤銷。而贈與人生前若未撤銷契約,則繼承人亦不得逕行主張撤銷,應依法履行契約所約定之義務。不孝子無法透過民法第408條規定主張撤銷死因贈與...
-
私生子女的父親死亡後,才認祖歸宗,私生子女有繼承權嗎?
瀏覽次數:453
問題摘要: 私生子女若於生父死亡後透過法院認領確定,即可依法溯及自出生即取得繼承權,與婚生子女地位無異,且因限定繼承制之保障,僅就所繼承遺產範圍內負債務責任,不必擔憂被債務拖累,為保障自身權益,建議及早諮詢律師,依法提起認領訴訟,確認繼承資格並依法分配遺產。 律師回答: 關於這個問...
-
遺產分割有哪些方式?
瀏覽次數:375
問題摘要: 「遺產分割」指的是遺產的共同繼承人「消滅遺產之公同共有關係」。 意思就是繼承人們可以請求將所有遺產(包括動產與不動產)各別進行分配。 而主要的遺產分割方式可分為遺囑分割、協議分割和裁判分割。無論是依遺囑分割、協議分割或法院裁判分割,均應審慎評估財產的性質、價值及可能涉及的法律問題,以確保分割過程公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