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多年未與生母聯繫,還能繼承遺產嗎?
瀏覽次數:419
問題摘要: 繼承權的喪失僅限於特定情形,例如民法第1145條規定,繼承人若對被繼承人犯下嚴重犯罪、虐待、重大侮辱或其他喪失繼承資格的行為,才會被剝奪繼承權。但單純因親子關係疏遠、長期未聯繫,並不構成喪失繼承權的法定理由。因此,即使親子長年未曾聯絡,只要未觸犯喪失繼承權的相關規定,其繼承權仍然完整存在。 律師...
-
兄弟遺產繼承怎麼算?可以不給嗎?
瀏覽次數:389
問題摘要: 兄弟姊妹之繼承權位階雖屬較後,但於特定情形下仍有可能成為遺產承受人。欲合法限制其繼承權,須依法律程序妥善規劃遺囑,並審慎評估特留分的適用情況。若希望完全避免其取得遺產,最穩妥方式即為於生前進行財產移轉或選擇其他具法律效力之規劃方式,而非僅憑個人好惡或道德判斷妄圖剝奪法定繼承人應有權利。理解並善用法律機...
-
誰有繼承權?外甥或姪女是否有繼承權?
瀏覽次數:384
問題摘要: 我國法定繼承制度並未賦予外甥或姪女繼承權,若希望將財產留與此類非順位繼承人者,建議及早透過立遺囑或設立信託等法律手段妥善規劃,尤其對於無配偶無子女之單身者而言,更應於年老前即預作安排,以確保身後財產依其意願分配,亦避免繼承糾紛或財產歸國庫之風險。在尊重法律制度前提下,善用遺囑與信託工具,為人生最後一段...
-
特留分的計算上是否需求扣除所有免稅額、喪葬費或債務嗎?
瀏覽次數:382
問題摘要: 雖然我國民法承認遺囑自由,但為保護配偶、子女等繼承人的基本權益,特留分制度應運而生,以確保一定比例的遺產能保留給特定繼承人。計算特留分時,應先確定應繼財產總額,再扣除債務及相關費用,並依照法定比例計算各繼承人的特留分,若發現特留分受侵害,應即時透過法律途徑主張扣減權,以確保自身權益。面對複雜的遺產繼承...
-
繼承人可以請求多少遺產?
瀏覽次數:322
問題摘要: 繼承人能請求多少遺產,必須視以下因素而定:一、被繼承人死亡時之遺產總額;二、繼承人順位與人數;三、配偶是否存在及與誰共同繼承;四、是否有歸扣贈與或遺贈;五、扣除被繼承人債務後之淨額;六、特留分保障是否受到侵害。換言之,法律並未給予繼承人一個固定金額,而是依上開規範計算具體比例與數額。因此,若欲實際計算...
-
贈與可以當作遺產嗎?針對同一財產有二種贈與契約,效力誰優先?
瀏覽次數:292
問題摘要: 若同時存在二份贈與契約,首先應檢視雙方契約是否經公證,其次確認贈與財產是否已實際移轉,實際移轉者優先生效,未移轉者得撤銷,若兩者皆已完成移轉則以登記先後順序為準,同時若其中一份贈與契約為公證,則即使尚未移轉亦優先於未公證契約,贈與契約除了須考慮法律效力與履行保障外,亦應兼顧繼承人之特留分保障,遺囑中可...
-
拋棄繼承者是否得請領勞工退休金?
瀏覽次數:274
問題摘要: 勞工退休金之請領雖與遺產制度有所連結,但具有特殊之社會保險性質與請領規範。拋棄繼承者是否得請領,需視有無具效力遺囑指定與遺屬順位之轉移情形而定,不能一概而論。若拋棄繼承人未被指定為請領人且無其他法律依據,其通常不具請領權。惟如該人於遺囑中被指定為請領人,則得依遺囑主張之。當涉及多位法定繼承人與遺囑指定...
-
出嫁女兒不能繼承是對嗎?可以透過被繼承人規劃達成嗎?
瀏覽次數:270
問題摘要: 「出嫁女兒不能繼承」是錯誤的觀念,不僅與現行法律精神相違,也違背性別平等原則。若面臨類似情況,應勇敢主張權益,繼承人若面對需要簽署繼承同意書、提供印鑑或參與財產分配程序,應務必慎重考慮,必要時諮詢律師或留存具體委託證明,切勿輕信家人一面之詞而隨意交出印鑑與文件。若擔心財產分配不公,也可提前要求列出被繼...
-
無配偶子女遺產能不給兄弟姊妹嗎?
瀏覽次數:260
問題摘要: 在父母已逝且無配偶及子女的情形下,被繼承人欲將遺產全部留予非繼承人者,應以合法遺囑形式為之,且不得侵害其兄弟姊妹依法應有之特留分;如兄弟姊妹有重大不當行為且經適當表示,則其繼承權及特留分得依法排除,惟相關程序應符合法律要求,否則仍將產生遺產紛爭。對此,民眾如有相關遺囑安排,宜及早諮詢專業律師意見,以避...
-
在財產規劃上,如何避免特留份的問題?
瀏覽次數:215
問題摘要: 民法繼承編關於特留分的規定主要包括民法第1223條至第1225條。特留分的制度旨在保障法定繼承人在遺產分配中的最低權益,避免被繼承人因為個人偏愛等原因而完全排除某些法定繼承人的繼承權。特留分是指在繼承開始時,法律強制性保留給法定繼承人的遺產部分。這個部分是相對於遺產的總體而言的,不是特定財產。民法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