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關於遺產分配糾紛,長輩究竟應該採取何種法律措施避免?
瀏覽次數:119
問題摘要: 爭產新聞時有所聞,子女間為遺產爭執不休,往往源自長輩未妥善安排,若長輩生前即可妥善規劃遺產,訂立清楚明確的遺囑或信託契約,不僅可維護自身意志,亦能減少子孫間的矛盾與衝突,避免遺產成為家族撕裂的導火線,畢竟再多的財產也無法替代親情與家庭和諧,子女們在爭取自身權益前,不妨多想想父母是否樂見家人間的劍拔弩張...
-
委託律師訂立遺囑,應注意何事項?
瀏覽次數:118
問題摘要: 在訂立遺囑過程中,律師除依委託人的指示擬定內容,亦應就可能的法律障礙提出替代方案,例如在涉及高額財產或複雜權屬時,搭配生前信託、贈與契約、公證文書等,以避免單純依賴遺囑而遭遇執行困難或繼承人訴訟拖延。委託人也應理解,遺囑雖是法律保障的財產處分工具,但若欠缺周延的事前揭露與規劃,或者忽視繼承人間的關係衝...
-
如何幫長孫留一份遺產
瀏覽次數:117
問題摘要: 欲讓長孫確保取得遺產,採多元化策略:一方面可立遺囑將特定財產遺贈給長孫,並評估其他繼承人的應繼分及特留分範圍以避免侵害過多;另一方面可提前生前贈與部分財產,並附負擔及設定不動產抵押權確保控制權,且盡量提前二年以上完成移轉以避免被併入特留分計算;此外,可搭配信託工具作為長期控制與分配的機制,防止一次性移...
-
自書遺囑還是認證比較好?
瀏覽次數:117
問題摘要: 自書遺囑與認證最大的差別在於「是否增加一層保障」。自書遺囑簡便、無成本,但風險高,稍有瑕疵就可能被判定無效;認證則需付出時間與費用,但能保存證據、減少爭議。若立遺囑人財產簡單,家人和睦,自書即可;若財產複雜、利害關係人眾多,則建議認證。最理想的做法,是在律師的輔助下,先草擬完整符合法律規定的自書遺囑,...
-
可以將財產遺贈給胎兒嗎?
瀏覽次數:112
問題摘要: 在高齡化社會及多元家庭型態日趨普遍的現代,愈來愈多人生前會透過法律方式對身後財產進行預先安排,包括規劃遺囑、設立信託或遺贈給特定對象等,皆為實務上相當重要的遺產處分手段。只要符合法律要件,並適當規劃,不僅能確保胎兒的基本生活與權益,也可有效減少未來親屬之間的爭產糾紛,達成財產善終與家庭和諧的雙重目標。...
-
特留分如何計算?是否要扣除被繼承人生前欠繼承人的債務?
瀏覽次數:110
問題摘要: 特留分之計算,必須先確定應繼財產範圍,將積極財產加計特種贈與,並扣除被繼承人生前實際債務及繼承費用,再依應繼分比例換算出特留分額。至於被繼承人生前欠繼承人之債務,實務與學說均認為應列為一般債務扣除,因繼承人係基於債權人身分請求,並不因其同時具繼承人身分而喪失債權利益。此一見解符合遺產清理之公平性與特留...
-
繼承人可以無視遺囑內容,達成遺產分割協議?是否可以主張特留分扣減權?
瀏覽次數:109
問題摘要: 特留分是法律為保護特定繼承人權益而設立的最低繼承份額。 民法第1173條,特留分是從被繼承人的應繼財產中,扣除合法債務後的餘額中計算的。特別是,民法第1224條規定什麼是債務,包括被繼承人所負的債務,但不包括個人專屬債務或因遺贈、死因贈與等產生的債務。第1150條則規定與繼承有關的應負擔債務應扣除。特...
-
捐助慈善機構財物,能否撤銷?
瀏覽次數:108
問題摘要: 慈善捐贈的可撤銷性在不同法律架構下有著截然不同的結論。最後,從政策角度來看,法律對慈善捐贈採取相對嚴格的撤銷限制,目的在於保障公益的穩定性,避免公益機構因捐贈隨意撤回而陷入財務不確定的困境。對於個人而言,若希望保留一定的控制權或彈性,應當在捐贈時明確設計條件,例如透過附負擔贈與或信託來保障捐贈意圖的落...
-
想排除繼承人怎麼規劃遺產?
瀏覽次數:104
問題摘要: 立遺囑人如欲兼顧自身遺志與家族和諧,應審慎規劃,不僅要考慮如何以法律方式保障自己真正想照顧的對象,更需避免遺囑內容成為日後爭訟導火線。誠如實務所見,多數違反法律規定的遺產分配案件,皆源自遺囑人單憑情感而未依法妥善安排遺產,遺囑公布後原本應享繼承者爭相主張權利,導致爭產訴訟,甚至家族決裂。因此,特留分制...
-
繼承順位與應繼分怎麼算?
瀏覽次數:102
問題摘要: 繼承制度建立於「同時存在原則」、「法定繼承順序」、「配偶共同繼承」、「特留分保障」及「遺囑自由與限制」等基本原則之上。被繼承人可透過遺囑指定繼承內容,但仍應在不侵害法定繼承人最低繼承權的前提下進行。各繼承人得依其法律地位主張其應繼分或特留分,而法院亦得依民法相關條文予以裁判或調整。整體而言,我國繼承制...